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赤仁波切 善說精髓 第一天 大綱 下午場





赤仁波切 善說精隨 第一天 大綱
~下午場
  • 暇滿難得討論
    • 三種角度
      • 喻:難以想像-盲龜喻
      • 因:難以具備-持戒加上施等助伴 無垢淨願(要得到一般的人身至少需要持一條戒 要暇滿的人身的話需要淨戒)
      • 本質:難以聚合-若以聲聞地的標準的話 龍樹菩薩都沒有得到暇滿身(沒有佛陀住世的條件)
    • 難得易失-念死角度
      • 死亡決定:生命如同水中的泡沫 一點小緣就可以讓人死亡 我們投生之後就一步步的走向死亡 (細分無常:剎那變異   粗分無常:生命盡頭)
      • 死無定期:有些在母胎中就死亡了 人命如閃電一樣
      • 結:此法類相當重要 是策發修學佛法的關鍵 若心有念死雖寡聞但是還是修習正法 “對於忘失念死的人而言 密集金剛的修法也不深 反之 三皈依亦深” 世間的順緣沒有具備對我們修法沒有多大影響
廣論:“生起今日有可能會死對我們都很有幫助”因為我們有“俱生常執”
世間沒有心要 所以要成辦三種心要(成佛 解脫 來生暇滿)
      • 現象:大多年長的才會努力修法
    • 調整動機:
      • 下士:最下心要要達成的話 需要皈依業果 做好根本不怕下一生去哪裡
佛是示道大師 告所們生死因是什麼應該如何做才能解脫 (服藥喻)
外道:造物主高興就解脫
補充譬喻:重病患 犯人
      • 中士:沒得到解脫根本沒有快樂 還是會墮落 所以要修學“四諦”生起無我慧滅除煩惱 (砍樹喻:手 斧頭 樹)無我慧需要有緣空的奢摩他為基礎 玩空的奢摩他又需要戒律為基礎(如同需要健壯的手臂也要有健壯的身體為前提)
      • 上士:就算得到解脫 利他不圓滿 自利也不圓滿 (因為自利不圓滿所以利他也會不圓滿)
師長介紹這一些道次第調整弟子的動機 令弟子知道 下中士是上士的基礎  
~“前後二要事”就是調整動機跟回向~

大概記了這一些一定會有缺漏錯謬的過失 僅供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