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集論》藏文中文對照(1)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ཆོས་མངོན་པ་ཀུན་ལས་བཏུས་པ་བཞུགས་སོ།། 簡稱《集論》無著菩薩造,唐玄奘大師譯。

翻譯藏文五大論教科書時有許多法相名詞須要參考玄奘大師漢譯用語,教科書也常引《集論》作為依據。

由於查詢頻率高,但是目前網路上沒找到對照的版本(若有還請各位大德告知),查詢過程發現藏文中文大多對應。如果可以整理藏文中文對照,對於譯詞研究、教科書引用查詢、製作成翻譯記憶以及作為機器翻譯的語料資料都有益處,自已還可以整體從頭到尾熟悉法相詞彙。


目前會在google sheets上做藏中對照,累積一定內容整理排版後會更新上來。


藏文出處:adarshah

中文出處:cbeta


先堅持每天整理對照,未來會陸續整理更多典籍。🙏🙏

2017年3月7日 星期二

[翻譯、譯詞]證得阿羅漢果位?獲得阿羅漢果位

今天討論翻譯譯文時遇到一個問題:
དགྲ་བཅོམ་ཐོབ་པ
你會怎麼翻?
我個人覺得翻「獲得」阿羅漢果位為佳。

  1. 因為果位應當是獲得比較恰當而不是證得。例如佛陀應當證得小乘阿羅漢果位,因為佛陀證知一切法。(仔細的來講:證這個詞的意思=無誤的了知。)
  2. 所以應該是透由「證得」空性來「獲得」相對應的果位。在一些細節辯論的話個人覺得忠實原文比較好。不然過往祖師多把小乘翻為「劣乘」豈不有翻譯上的過失。
當然建議翻「證得」的建議也很好:
  1. 翻證得感覺比較恭敬前面的詞——「阿羅漢」。

我個人的看法:
  • 翻獲得並沒有貶低阿羅漢的意味。
  • 貼緊藏文原文的原意才是翻譯的主要目的。藏文ཐོབ་པ這個詞就是獲得的意思。先求信達進一步再要求雅。不然以前的祖師們貼緊藏文原文而翻出「劣乘」豈有不敬小乘聖者之嫌?

2017年2月13日 星期一

[翻譯] 隨增佛性、習所成種性。譯詞辨析

    在翻譯現觀時會辨析兩種種性:

  • 自性住種性
  • 隨增佛性(習所成種性)


    第一個自性住種姓在古今譯詞上沒有太多的分別。但是རྒྱས་འགྱུར་གྱི་རིགས這個藏文字就有一些不同。 在藏文原文《現觀總意》ཕར་ཕྱིན་སྤྱི་དོན། 平時講兩種種性都是使用 རྒྱས་འགྱུར་གྱི་རིགས 這個藏文字。但在引菩薩地證成時。

《菩薩地》說:「諸菩薩種性,略攝有二種,即自性住種性習所成種性


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རྣམས་ཀྱི་རིགས་དེ་ནི་མདོར་བསྡུ་ན།
རྣམ་པ་གཉིས་ཏེ།རང་བཞིན་གྱིས་གནས་པ་དང་ཡང་དག་པར་སྒྲུབ་པའོ། །

    這邊藏文原文不一樣。使用了:「རྒྱས་འགྱུར་གྱི་རིགས」、「ཡང་དག་པར་སྒྲུབ་པའོ」一時不知道以哪個為主才好。是要翻「隨增佛性」還是「習所成種性」。一個貼緊藏文原文 一個是玄奘大師譯文如何抉擇為善?

    目前偏向習所成種性。因為參照古譯譯詞 而且《大乘莊嚴經論》中也說:「性種及習種 所依及能依」。

    譯詞方面比較統一。所以暫時翻「習所成種性」但是翻譯譯詞應加背著說明。這個藏文詞與「隨增佛性」同。但參考古譯譯為「習所成種性」。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翻譯平台_transifex~

免費提供開源項目翻譯的平台 需要的功能都有

雖然不確定未來可不可以輸出成其他軟體支援的翻譯記憶、詞彙庫的格式。但是有利於翻譯先拿來使用了。

只要用google帳號快速創建帳號即可使用。

有翻譯一部份的成果也會貼在部落格裡面喔~


目前規劃開源的翻譯項目:

攝類學(果芒版本)
其他的部分會陸續加入。



未來會規劃攝類學學習筆記共筆的項目 現在還在尋找合適的平台來架設。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更新追蹤~

想說有空的時候更新一點在我的網誌上

現在有固定的地方 把完整的彙整在一起 以後會想更多方式大家一起協作、整合出最完美的筆記

暫時整合的地方就在上方的「攝類學統整」裡面 不時會發布更新 更新內容會貼在網誌上

還有最近在建立一個wiki 也是測試統整資料的可能性 不過維基的語法比較不親民所以還在測試 wiki可以配合一些字典軟體做查詢的部分 希望未來可以整合好

最近還有一些翻譯、翻譯工具的部分會陸陸續續放上來

不定期筆記更新嘍~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翻譯經驗 隨筆 ~翻譯工具~

傳統的翻譯只要只跟筆即可 但是現代的翻譯可以透由科技的幫助讓我們翻譯出來的成果更加精準。符合「信﹨達﹨雅」的譯文。

因為是藏文翻譯 所以許多市面上的工具還不是普遍的支援 所以核心還是使用傳統word的方式。

使用機器翻譯輔助的部分還在做各種嘗試。機器輔助翻譯的好處主要是:「譯詞統一」﹨「重複翻譯自動填補」的部分。在經典的翻譯上常會引用各種經文 如果長期翻譯建立起資料庫的話 在引用的部分不用再度查找之前翻譯過的文件 會自動補上 十分方便。下面就開始介紹我用過的幾個工具。

Trados﹔實際藏文沒試過 因為...貴 不過翻譯記憶(TM)可以跑起來 藏文顯示也沒問題就很感動了。

wordfast﹔實際有在用的。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詞彙表沒辦法正確識別。

omegaT﹔免費﹨開源的軟體。他的精簡功能我很喜歡。可以跟git一起作版本控制。但是藏文顯示方面有問題 還沒辦法解決。有點可惜。(已解決)(只要安裝自體並設定即可)

目前在用的是omegaT,跨平台﹨精簡所以採用。因為藏文的字典檔並不多而且法相名詞的重複機率高 使用自己的詞彙表+GoldenDict藏漢大辭典用做翻譯已經非常夠用了 也可以方便自己研習經典。
omegaT的介面
後面附上我實際使用的情形:
左邊是原文跟譯文對照。右上是自動比對以前翻譯過的資料 相似的會跑出來。右半下面中間的是字彙表 自己可以新增一些從字典查到的單字 以後不用重新查。

有空整理一下安裝、設定的教學文。
祈願佛法翻譯的部分可以透由科技的進步帶來更好的翻譯品質 方便統一譯詞。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攝類學隨筆 第一課 紅白顏色 遮破他宗 第四段




གཞན་ཡང་། 
再者(順著前一個他宗舉其它的例子遮破)
:སངས་རྒྱས་དོན་ཡོད་གྲུབ་པའི་ཁ་དོག་ཆོས་ཅན། དཀར་པོ་ཡིན་པར་ཐལ། ཁ་དོག་ཡིན་པའི་ཕྱིར། 
以不空成就佛的顏色為例。應是白色。因為是顏色的緣故。
ཁྱབ་པ་ཁས། 
周遍認許
:མ་གྲུབ་ན། 
若他宗:因不成
:སངས་རྒྱས་དོན་ཡོད་གྲུབ་པའི་ཁ་དོག་ཆོས་ཅན༑ ཁ་དོག་ཡིན་པར་ཐལ། ལྗང་གུ་ཡིན་པའི་ཕྱིར། 
以不空成就佛的顏色為例。應是顏色。因為是綠色的緣故。
:རྩ་བར་འདོད་ན། 
若他宗:根本承許
:སངས་རྒྱས་དོན་ཡོད་གྲུབ་པའི་ཁ་དོག་ཆོས་ཅན། དཀར་པོ་མ་ཡིན་པར་ཐལ། སངས་རྒྱས་དོན་ཡོད་གྲུབ་པའི་ཁ་དོག་དང་གཅིག་ཡིན་པའི་ཕྱིར།
不空成就佛的顏色為例。應不是白色。因為跟不空成就佛的顏色是一的緣故。
------------------------------------------
字詞:
  1. དོན་ཡོད་གྲུབ་(པ):不空成就如來。五方佛之一。身色綠。
------------------------------------------
筆記:這一段自宗使用的理路跟前一段是雷同的 只是前後討論比較縮短精簡而已。當然可以自己延伸思考。例如:最後一個論式:「སངས་རྒྱས་དོན་ཡོད་གྲུབ་པའི་ཁ་དོག་ཆོས་ཅན། དཀར་པོ་མ་ཡིན་པར་ཐལ། སངས་རྒྱས་དོན་ཡོད་གྲུབ་པའི་ཁ་དོག་དང་གཅིག་ཡིན་པའི་ཕྱིར། 」如果回答「不遍」會如何?應該要如何應對他宗回答「不遍」?可以有各種變化。附帶一提如果他宗最後面答「不遍」的話是:「 སངས་རྒྱས་དོན་ཡོད་གྲུབ་པའི་ཁ་དོག་དང་གཅིག་ཡིན་ན  དཀར་པོ་མ་ཡིན་པས་མ་ཁྱབ」(跟不空成就如來的顏色是一的話 不遍不是白色) 就是有可能是白色的意思啦。